產品詳情
簡單介紹:
水運儀象台是一座集渾儀、渾象和報時器於一身的高台建築物,其功能相當於一座濃縮的小型天文台。
詳情介紹:
水運儀象台是一座集渾儀、渾象和報時器於一身的高台建築物,其功能相當於一座濃縮的小型天文台。此台由北宋的蘇頌、韓公廉等人於元祐七年(公元1092年)建成。不過僅僅35年後,金滅宋,水運儀象台被毀。後來南宋政權幾次試圖恢複其舊觀,並曾得到蘇頌後人及對天文儀器頗有研究的大學者朱熹的幫助,可惜均告失敗。直至上世紀90年代,這項沉寂了800多年的偉大創造,由蘇州市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研究所複原**,使其能重現昔日的神奇功用。
水運儀象台原物高11.8米,7米見方,其外形上狹下廣,共分三層,頂部是一間裝有渾儀的小屋,其頂蓋可以自由開啟;**層設有渾象一座,第三層設有動力驅動裝置及報時係統,其結構和功能者達到了**複雜的程度。三個層次之間以傳動裝置相互連接,統一用漏水推動和控製,不僅可以自動計時、報時及演示天象,而且可以驅動渾象自動跟蹤某**體,以便觀測。報時係統也分五層,除能操縱木偶以搖鈴、擊鼓、扣鍾作為時初、刻及時正的報時信號,以小人執牌出現顯示時辰、刻數等外,還能操縱木偶以鳴鉦作為夜間更點的報時信號,並能隨季節變化顯示昏、旦等時刻。
蘇頌等人所造的水運儀象台堪稱中國科學技術史上非凡的創舉,它設計巧妙、結構複雜,尤其在天文學和儀表製造方麵成就更為顯著,它同時擁有多項世界開創的榮耀。本展品是原物大小的十分之一。